十六卫

十六卫
(十六卫, 十六衛) 隋、 唐统率禁卫部队的官署。 其后员来自各地"番上"(轮值赴京服役)的府兵。 隋开皇初有十二府, 即左右卫、 左右武卫府, 左右武侯、 左右领左右府、 左右监门府、 左右领军府。 开皇十八年(589), 增置左、 右备身府。 大业三年(607), 改为左右翊卫(左右卫改)、 左右武卫、 左右候卫(武候改)、 左右备身府(领左右府改)、 左右监门府、 左右屯卫(领军改)、 左右骁骑卫(原备身府改)、 左右御卫。 其名称称"府"者四, 称"卫"者十二。 十二卫统诸鹰扬府, 四府任左、 右侍卫及门禁守卫, 所司不同, 但亦常合称为十六卫。 唐建国时, 沿用隋朝原名。 武德五年(622), 改为左右卫府(翊卫改)、 左右骁骑府(骁骑卫改), 左右卫府、 左右威卫府(屯卫改)、 左右领军府(御卫改)、 左右府(备身改)、 左右监门府、 左右候卫。 显庆五年(660), 改左右府为左右千牛府。 龙朔二年(662), 改左右候卫为左右金吾卫, 省去左右卫府、 骁卫府、 武卫府的"府"字, 监门府改称监门卫, 后又改千牛府为千牛卫。 十六卫始均称"卫"。 十六卫分领府兵各军府者, 凡十二卫, 与隋朝相同。 各卫主管有大将军一人、 正三品, 将军二人、 从三品。 贞元二年(786), 增置上将军一人、 从二品。 时府兵制已崩溃, 上将军及原有诸官, 仅存虚名。 高宗、 武后时, 各卫名称, 又数改动。
* * *
(十六衛, 十六卫) 隋、 唐統率禁衛部隊的官署。 其後員來自各地"番上"(輪值赴京服役)的府兵。 隋開皇初有十二府, 即左右衛、 左右武衛府, 左右武侯、 左右領左右府、 左右監門府、 左右領軍府。 開皇十八年(589), 增置左、 右備身府。 大業三年(607), 改為左右翊衛(左右衛改)、 左右武衛、 左右候衛(武候改)、 左右備身府(領左右府改)、 左右監門府、 左右屯衛(領軍改)、 左右驍騎衛(原備身府改)、 左右禦衛。 其名稱稱"府"者四, 稱"衛"者十二。 十二衛統諸鷹揚府, 四府任左、 右侍衛及門禁守衛, 所司不同, 但亦常合稱為十六衛。 唐建國時, 沿用隋朝原名。 武德五年(622), 改為左右衛府(翊衛改)、 左右驍騎府(驍騎衛改), 左右衛府、 左右威衛府(屯衛改)、 左右領軍府(禦衛改)、 左右府(備身改)、 左右監門府、 左右候衛。 顯慶五年(660), 改左右府為左右千牛府。 龍朔二年(662), 改左右候衛為左右金吾衛, 省去左右衛府、 驍衛府、 武衛府的"府"字, 監門府改稱監門衛, 後又改千牛府為千牛衛。 十六衛始均稱"衛"。 十六衛分領府兵各軍府者, 凡十二衛, 與隋朝相同。 各衛主管有大將軍一人、 正三品, 將軍二人、 從三品。 貞元二年(786), 增置上將軍一人、 從二品。 時府兵制已崩潰, 上將軍及原有諸官, 僅存虛名。 高宗、 武後時, 各衛名稱, 又數改動。

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2013.

Игры ⚽ Нужно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

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

Direct link
Do a right-click on the link above
and select “Copy Link”